医生:中山一院中医科副教授秦鉴采写:记者邱瑞贤通讯员陈起坤说起看中医,大家都知道讲求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,但是临床经验告诉我,如果碰上一个“会看病”的患者,凭其适当配合可使中医诊断更加准确、迅速。别小...
察面,是古老医学流传至今的"望诊"内容之一。这里先说一个故事,据《史记》记载,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,路过齐国,见到齐桓侯,一看齐桓侯的面部神色有患病的征象,就对他说:"您有病在肌肤,不治就将深入。"桓...
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,总结出了四种论断疾病的方法,这就是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。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;闻诊就是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;问诊就是医...
辨证施治一实秘1.肠胃积热症状:大便干结,腹胀腹痛,面红身热,口干口臭,心烦不安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燥,脉滑数。治法:泻热导滞;润畅通便。方药:麻子仁丸。方中大黄、枳实、厚朴通腑泻热,火麻仁、杏仁、...
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治疗脾胃病的经验,现将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总结于下:一、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。脾主运化,布化精微而升清;胃...
俗话说“吃药不忌嘴,跑断医生腿”,这充分说明了忌口的重要性,不少中医文献中都有忌口的记载。但是,目前民间中的忌口可以说是太过于苛刻而且盲目。例如,曾碰到一肿瘤病人前来就诊,因食欲差要求服些开胃的中药...
中医药治疗(1)湿热阻滞:腹痛、腹泻,下痢脓血,黏液.呈暗红色果酱样,腐败恶臭,肛门灼热,小便短赤,苔黄腻,脉滑数。治法:清热除湿,行气活血。方药:白芍12克、当归10克、木香10克、槟榔10克、连...
呼吸系疾病为临床常见,笔者以仲景方药治之常获良效。总结如下:一、急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方药由射干麻黄汤、麦门冬汤、小青龙加石膏汤组成:射干、麻黄、细辛、紫苑、款冬花、五味子、半夏、麦冬、党参、甘草、桂...
流产是指妊娠在28周前终止,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者。发生在妊娠12周以内的流产称早期流产,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的流产称晚期流产。流产与染色体异常、接触有毒物质或药物、母体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生...
明万历年间某年初冬,鲁藩王朱三畏近50岁的妃子因惊风恼怒过度,出现腹胀如臌,右胁下有积块、刺痛难忍,坐卧不宁的表现,且伴有咳喘吐痰不止,大小便不利,四肢瘦弱,不能饮食,苦楚难禁。侍医多方施治都没有效...